第 3 章 003 微量_我在苦情剧里上交国宝文物
笔趣阁 > 我在苦情剧里上交国宝文物 > 第 3 章 003 微量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3 章 003 微量

  第二天清晨,回国的航班上,林蓉小心翼翼地把手套放进贴身的塑料密封袋里。

  她跟付雯联手利用中国大使馆的名号,打了佳士得一个措手不及,才取得了珍贵的土壤资料。等日本佳士得方面反应过来,恐怕就没有这样好的机会再接近文物。

  话说回来,上一周她跟协会请示去往东京讨要文物,协会批准了女记者付雯一路跟着她写报道。这一周来,她忙的脚不着地,还没有好好跟付雯说过几句话。

  现在闲下来,林蓉才近距离观察了下这位搭档社会姐:不知道是不是长期在中东参加战地采访的缘故,付雯的皮肤比一般人要晒得黑一些,瞳孔是罕见的淡茶色,面庞轮廓极为立体,高鼻深目,很像是新疆维族人。

  但这不是林蓉关注的重点,重点是付雯的脖子上挂着一块晶莹剔透的玉蝉,一看就是大开门的真品古董,只是翅膀上缺了一块,算是个小小的瑕疵品?

  “你在看什么?”

  付雯察觉到她的目光,冲着她友好地笑了笑。

  林蓉客客气气道:“没什么,我只是在想……付姐,你脖子上的这块玉蝉……看起来有点年头了。”

  付雯听她这么说,便把脖子上的玉蝉摘了下来,交到了她的手上,算是考验她的学识能力:“小林,你是国内最年轻的考古学家,你来断一断,这是什么年代的东西?”

  林蓉心道展示专业的时候到了,便不吝啬露一手:“这玉蝉的料子是上等和田白玉,应该是清中期铸造的,年份在雍正到乾隆之间。天下玉扬州工,这是清代扬州那边出品的玉蝉,属于大户人家的陪葬品……”

  没错,现在存世的玉蝉,大多是古人的陪葬品。“蝉”在古代墓葬制度中象征着蜕变的图腾。一般古人下葬的时候,含在口中的那块玉就是做成蝉的形状,寓意是墓主人死后,能够像蝉一样蜕茧重生。

  正所谓“生以为佩,死以为含”,所以,玉蝉又称作是“玉含”。

  付雯点了点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林蓉的专业水准真令她叹服:“专家到底是专家,你一下子什么都看出来了。所以说,考古学家就是古董界的福尔摩斯吧?”

  “我也没有那么神。”林蓉指了指玉蝉翅膀上面的奇怪缺口:“比方说这个瑕疵,我就看不出来是怎么造成的,边缘很整齐,又不像是切割的痕迹。”

  “这是子弹造成的破损。”付雯淡淡道:“你当然看不出来,这不属于考古的范畴。”

  林蓉愣住,没想到一个轻轻松松的聊天话题,剧情会这样急转直下。

  付雯倒是坦然地讲起了玉蝉的来历:“你刚才说的不错,这玉蝉是一枚陪葬品。不过不算是文物,只是我曾祖父从外国人手上买来的古董,买来的时间是清代末期。”

  “付姐,这东西你带在身上……最好不要吧?”

  林蓉只想说,陪葬品戴在身上寓意不好,玉蝉是古人的葬玉。在民间的忌讳中,活人是不能佩戴死人用的冥器。

  “我不在乎这是不是陪葬品。”付雯明白她的好心提醒,却喃喃道:“我只是想找另一只一模一样的玉蝉,看看它究竟会流落在谁的手里。”

  “一模一样的玉蝉?难道是出自同一个墓穴?夫妻合葬墓?”林蓉甚至连墓穴规格都推测了出来。

  “不知道。我不在乎玉蝉的来历,我只知道,我爸爸身上的那一枚玉蝉,不见了。”

  顿了顿,付雯看着窗外的云朵,仿佛在回忆什么:“我爷爷曾经是新疆博物馆的研究员。在我七岁那年,他带队去吐鲁番阿斯塔那高昌王国古墓群考察。我爸是他的随行助手。他们一伙人在王陵上安营扎寨的时候,不幸遇到了盗墓贼。一伙12个成员,一个都没有活下来。”

  “……”

  林蓉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这枚玉蝉居然有这样的来历。

  她听教授说过,几十年前,西北地区的盗墓活动猖獗,盗墓贼手中有枪有子弹有黑.火药,跟土匪没什么区别。

  付雯凝视着掌心里的玉蝉:“当年我爷爷和我爸爸身上各有一只玉蝉。这是曾祖父传下来的纪念品。但我奶奶去殡仪馆收遗物的时候,发现爸爸身上的那一枚玉蝉不见了,现场只留下了满地的子弹空壳。”

  “难怪……”

  林蓉明白了,付雯爸爸身上的那只完整玉蝉,应该是被杀死他们的盗墓贼给拿走了,所以她把爷爷的玉蝉带在身上,追踪爸爸身上那一枚玉蝉的下落。

  付雯把玉蝉放在领口里,郑重道:“警察说,杀死我爷爷和爸爸的人,很可能是一伙国际盗墓分子,专门在西北一带走私国内的文物。我只希望有一天,我能亲手抓住这伙盗贼,替他们两位报仇雪恨。”

  再说回这次的行动——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吐鲁番属于新疆,而敦煌莫高窟在甘肃。两者相距并不算太远。

  1989年,这伙盗窃莫高窟的贼,说不定也会是当年杀害她爷爷和爸爸的那伙盗墓分子。

  所以,她才会主动请缨,跟随林蓉来日本调查莫高窟文物流失案。

  而她们即将要去的下一站,就是敦煌莫高窟。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

  清晨八点多,一辆吉普车到达了莫高窟景区。

  林蓉是今天第一个下车的乘客,付雯跟在她的身后。触目所及,光秃秃的黄土高原上立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洞窟,一眼尽收去,是数不清的沧桑流年。

  林蓉先去了售票点后面的敦煌美术院,说明了来历以后,老院长差点眼泪都掉下来了。提到1989年的莫高窟被盗事件,他认为这是“敦煌的奇耻大辱”——

  “1989年1月16日早上八点,我们的工作人员去巡逻莫高窟。这个465窟处在千佛洞比较边缘的位置,平时去的游客较少。”

  “当工作人员到达465窟的时候,看见外面雪地上有很多脚印,走进去看到两堵倒塌的土坯墙,地上还有螺丝刀和榔头……”

  “我们打了报警电话。警察沿途一路追踪,发现这伙国际歹徒是走的连霍高速。从乌鲁木齐到精河县,再到达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最后从霍城县出国境。霍城县的对面正好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首都阿拉木图。他们在那里把国宝文物卖给了日本人!”

  “可惜的是,当警察追查到国境线的时候,文物已经出手了,后来下落不明……”

  付雯静静听完了老馆长的话,多问了一句:“这伙盗墓贼有没有可能去偷盗吐鲁番的高昌王陵?”

  老馆长想了想:“甘肃地区的盗墓贼一向很猖獗,他们有组织有分工,是有可能盯上新疆的墓葬群。”

  付雯咬着唇,如果偷盗莫高窟的人,就是偷盗高昌王陵的贼,她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告别了老馆长,林蓉在几个敦煌博物馆人员的陪同下,来到了当年被盗窃的465窟,就地采集土样资料。

  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当年莫高窟465窟是个完全封闭的洞窟。因为按照西北文物局的规矩,莫高窟千佛洞一般只有打开的洞窟才面向游客展示。

  如果是四面都被黄土覆盖的洞窟,一般都不会当做旅游景点。正因为如此,465窟被盗以后很久才被人发现。

  “我们到达现场的时候,封住洞口的那一面墙全部被推倒了,唉,盗贼就是从那边进去的。”工作人员指了指洞窟的入口。

  这里已经被封了二十余年,洞窟口的警戒线都掉了颜色,周围摆着一排禁止入内的标志。

  林蓉和付雯戴上防毒面具,躬身弯腰走了进去,只见里面是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大型洞窟,呈现覆斗形。四面八方都有彩色的佛教壁画。唯独西南边墙壁上缺了一隅,这里就是盗墓贼下手的位置。①

  林蓉很熟悉这种作业环境,她拿出尺子衡量了一下墙壁上的画框痕迹,和当日在日本看到的实物对比一下,就得出结论:那六块壁画刚刚好可以镶嵌进去。

  付雯则仔细查看了下周围的案发现场,看看有没有盗墓贼留下的痕迹。可惜让她失望了,二十多年过去了,这里真的什么都没留下,只有满地厚厚的灰尘掩盖。

  林蓉再把壁画周围的土壤都收集了起来,最后细心地采集了一份壁画上脱落下来的蓝白颜料。

  “付姐,我们走吧。”林蓉回头拍了拍付雯的肩膀。

  她知道付雯只为了追盗墓贼而来,于是安慰道:“现在和二十年前不一样了,我们有高科技的微量元素检查手段,说不定能发现什么新的线索。”

  付雯点了点头,随着她一起退出了洞窟。

  第二天,她们两人结伴赶去了最近的兰州大学,林蓉借用兰州大学考古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将手套上的土壤颜料和莫高窟465窟的采集样本进行了比对。

  结论是——土壤样本完全一致。

  除此之外,手套上还有另一种罕见的微量元素,引起了她的兴趣——

  钴!

  元素符号Co,原子序数27,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钴,是一种钢灰色金属。

  林蓉立即去翻了翻莫高窟的资料,发现莫高窟的壁画颜料用的是天然矿物质,其中的蓝色染料用的是天然青金石,青金石的主要成分是碱性铝硅酸盐矿物。整个莫高窟千佛洞,并没用钴做壁画颜料的记载。

  而钴作为一种稀有矿物质,只用在古代的陶器和瓷器中做染料,例如著名的“青花瓷”就是“钴蓝颜料”。

  那么问题来了:这手套上怎么会出现钴这种特殊元素呢?

  换句话说:是谁把“钴”,带到了日本佳士得拍卖行的那六块被盗壁画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k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k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