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韬晦_明祚
笔趣阁 > 明祚 > 第三十一章 韬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一章 韬晦

  登基典礼,百官勉贺可以,但是其他的程序还要走,祭告天地、宗庙、社稷,这一切做完才是真正的继皇帝位。

  走完一堆程序,朱由检回到乾清宫西暖阁,这时只剩下朱由检,魏忠贤、徐应元两个内官、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四位内阁辅臣以及英国公张惟贤。

  黄立极从袖中拿出一份奏表,“陛下已经登基,这年号要先定下来,臣等拟了几个年号,请陛下御批。”

  朱由检接过来一看,四个年号,分别是“乾圣”、“兴福”、“咸嘉”、“崇祯”。

  朱由检下意识地想抛开崇祯,因为这个年号是亡国之君的年号,似乎用了不吉利,再看其中三个,还不如崇祯,于是说道“乾为天,圣就更不敢当了;兴福、兴福,中兴之福,中兴甚好,但朕不敢当,咸旁为戈,如今正是止息干戈之时,不好;还是用崇祯吧。”

  黄立极赞道:“陛下所言甚是,那就以崇祯为年号,明年改元。”

  “先皇刚刚大行,定谥号的事儿刻不容缓,这事儿黄阁老负责,尽快拿出章程,另外我生母刘妃的谥号也应该一起定了,黄阁老觉得呢?”

  “不错,臣回去后立刻召集礼部各官署尽快拟定。”

  说完,黄立极与其他三位阁臣起身告辞。

  朱由检转身向张惟贤,“还请国公选派精干士卒,补充大内侍卫。”

  张惟贤干脆地回答,“是,有臣在,宵小之辈定不能损伤陛下分毫。”

  说完,张惟贤还用眼睛斜睨了一下魏忠贤,只把魏忠贤看得遍体生寒。没办法,张惟贤是整个天启朝为数不多不把他放在眼中的人物,英国公府世袭罔替,是靖难第一功,连天启皇帝都得恭敬有加,别说他只是一个太监。

  而与张惟贤的联络早在十天前已经办好,徐应元秘密带书信一封,交给了张惟贤,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让张惟贤准备兵马,一旦宫禁有变,能立刻行动,所以张惟贤走后不久,一队京营士兵就进入内廷,直接接管了乾清宫周围的防卫。

  这时朱由检才交代徐应元处置自己的信王府,“王妃与侧妃现在还在府中,你着人带话,让她们尽快收拾停当,来宫里与朕汇合。”

  还不等徐应元回答,魏忠贤谄媚地道:“万岁爷孤身在宫中,行事多有不便,臣不才,身边有几个侍女,具都是国色天香,臣这就叫来服侍万岁可好?”

  朱由检面露犹豫,“先皇刚刚大行,这样不好吧?”

  魏忠贤却表情严肃,好像这是多么神圣的事儿一样,“无妨,万岁爷是万金之躯,身边总要有人服侍,现在万岁身边只有徐应元一人,恐怕力有不逮啊。”

  朱由检本想接着拒绝,但现在自己在宫中势单力孤,还不能得罪魏忠贤,以防他狗急跳墙,当下也不再拒绝,“也好,另外,朕的内侍曹化淳已去南京多年,朕甚是想念,不知厂臣能否把他召回?”

  “这……”魏忠贤心思电转,突然想到现在皇帝身边只有一个徐应元,如果不让他召回曹化淳,恐怕他会因此记恨,也就没拒绝,“臣遵旨。那臣先行告退,为万岁准备宫人。”

  待魏忠贤走后,朱由检才拍了两下手,方正化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朱由检看着徐应元与方正化再三叮嘱:“如今大内,朕能信的人只有你们两个,你们两个要时刻待在朕的身边,提防肘腋有变。”

  徐应元看了一眼方正化,心中奇怪,以陛下的性子可不是那么容易相信人的,这方正化与陛下也就相识了半年左右,居然受到陛下如此信任也不知道因为什么,口中却说道:“依老奴看,魏厂还是忠于大明,忠于万岁的,不会出什么乱子。”

  朱由检眉头微微一皱,心说,他总算知道前世崇祯为什么一上位就把眼前这个忠心耿耿伺候了自己六年的老太监赶回家去了,这家伙真是看不明白形式,嘴还碎,看来自己也一样,等曹化淳回来,得找个机会把他放出去养老,当然不可能像前世一样直接赶回家,还是得给他谋个差事的。

  不一会儿魏忠贤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四名宫女,乾清宫的侍卫换了,按说不相干的人进入要搜身,可这四位女子怕是要敬献给皇帝的,侍卫统领也不敢做主,问徐应元,徐应元大咧咧地让侍卫放进来,朱由检更郁闷了,这老家伙,自己今天刚登基他就有些飘了。

  朱由检不动声色地感谢魏忠贤,又勉励了半晌才放他离去。目送魏忠贤出了乾清宫,才对方正化使了个眼色,道:“你去把她们带入后宫,好生安排。”

  这“好生安排”四个字说得极重,方正化秒懂,这是要盘清四女的底细。

  方正化走后,东暖阁里只剩下朱由检和徐应元,没办法天启皇帝的灵柩还停在西暖阁,新皇帝只能凑合着先待在东暖阁了。夏季的天气酷热,又已经是晚间,朱由检不说话,徐应元也乐得清闲,不一会儿站着打起盹来,一摇一晃地,看得朱由检好笑,不过考虑到他年岁大了,昨天又一夜未睡,也没打扰他,自顾自地拿起奏折来看。

  刚看了一会儿书,方正化回来了,正要说话,徐应元却是醒了,朱由检拿目光制止了他,对徐应元说道:“老徐,昨晚累了一宿,去睡会儿,一会儿醒了再过来。”

  徐应元还不想走,朱由检嗔笑,“行了,朕还不知道你,快去睡会儿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朕苛待下人呢。”

  等徐应元一走,方正化走到朱由检跟前,摊开右手,只见右手里放着四颗黍子粒大小的药丸。

  朱由检疑惑,闻着有阵阵香气袭来,竟感觉有些欲火渐起。忙问,“这是什么?”

  方正化神情凝重地向朱由检解释,“回禀陛下,这东西叫迷魂香,行房事时有助欲的功效,奴婢自小习武,熟悉各种草药,眼前这东西奴婢不会看错。”

  朱由检咬牙切齿,“朕的父兄都是毁在这东西上,毁了它,魏忠贤……”

  方正化旋即收起迷魂香,做了一个杀头的手势问道:“万岁,那四个宫女?”

  朱由检缓缓摇摇头,“先留着,不要打草惊蛇。”

  想了想朱由检又开始示恩,“现在魏忠贤只手遮天,朕还得忍一忍,朕这半年观察你,知道你是忠君之人,朕也一直把你当成潜邸老人,你莫负朕,朕必以厚爵相待。”

  这招是他跟以前的老馆长学的,老馆长动不动封官许愿,不过这招确实好使,朱由检记得自己就是这么被忽悠得像个生产队的驴一般干活,现在他身边没人使唤,眼前的方正化是他一大助力,这人有头脑,有功夫,毕竟当了四五年掌印,也是内官中不小的头领,要是傻子早就不知道怎么死的了。

  方正化噗通一声跪地磕头,“奴婢谢陛下隆恩,奴婢愿为陛下效死,如违此誓,天厌之、地弃之。”

  古人重鬼神,可不是会随便发誓的,方正化既然表了忠心,还发了誓,应该能永世不叛。其实朱由检也是受后世看过的报道影响,他记得方正化是领皇命镇守,结果战死都没投降,所以这种人应该信得过。而且这段时间自己手上确实也无人可用,至于徐应元,只能信一半,因为他与魏忠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真在关键时期,未必可靠。

  “正化,朕再问你,你觉得魏忠贤会不会谋反?”朱由检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疑问。

  被皇帝直接叫名字,也是亲近的一种表现,方正化连忙跪下回复:“万岁,奴婢以为,魏忠贤反的可能性不大,不过魏忠贤掌握南海子净军,手下田尔耕掌管锦衣卫,崔呈秀是兵部尚书掌管天下兵权,不可小觑。”

  朱由检有些奇怪方正化的判断,“为什么你觉得他不会反呢?”

  方正化沉吟了一下,“若果魏忠贤要反,最好的时机是大行皇帝宾天的时候,当时国朝无主,那时他强立新君,虽名声不好却最能成功,现在陛下已经登基,有先皇遗命,皇后懿旨,得位正统,这时他再反,不仅仅是叛,还是逆,到时候天下臣民军兵不会再听他的了,以魏忠贤的才能,不至于做这么不智的事情。”

  “嗯,说得有道理,魏忠贤虽然奸狡诡谲,却并非不智。”朱由检给了魏忠贤很中肯的评价。当然事实也证明了魏忠贤到死也没反,但这并不代表魏忠贤不会对付他。不过现在还需要韬光养晦,不能过早地激化矛盾,万一有个意外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k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k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