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搞点有意义的_重回八二
笔趣阁 > 重回八二 > 第八十六章 搞点有意义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八十六章 搞点有意义的

  刘老师家也没有院子,土坯墙房屋门前坐着董胖妮,在拿着本书看着晒太阳。包巳就说:“董姐姐,新年好!”

  董胖妮连忙起来,说好好!回头喊:“包巳来了!”

  刘老师出来了,看样子昨晚劳累过度,在睡回笼觉,出来说:“包巳来了!中午别走了!”

  包巳说:“等会儿在那边吃大席!刘老师,咱们的那本书在县城发售,一下午卖光全部五百册,只是那书和咱这有些不一样,你带回来没有?我拿去比较一下。”董胖妮把手里的书递过来,说:“写的真不错!来!吃糖!”

  糖盒还是从香港带回来的,看来也就二人在里屋自己吃。刘老师兄弟多,这会儿都跑没影了,给新嫂子留些空间。包巳伸头看看厨房,看看偏房,一个土坯垒的超大床上,放着一溜被子,那是四五个小兄弟睡在一起的地方。刘老师爹死得早,一个老娘佝偻这身子出来说:“这就是包巳啊!上午在家吃饭啊!”

  包巳说:“大娘!我在前头吃饭,今天就是来串门的。”

  回头等会刘老师说:“我的房子开始拉砖头了,你这也得搞一下,钱不够我给你,不能叫老娘受苦了。回头我给画个图,找人预算一下。”

  刘老师看看表。按了包巳肩头一下,没有说话。

  包巳拿书回去一比,正文都是一样的,只有那个出版信息有些变化。包龙人比较一下,问:“这是人家寄来的样书,是提前印的样本,不确定印数,当然没有这些数字了。除了这本书,你的名字还在报纸上很热门啊!好几本杂志上都有那个转载,那几种转载着《激情燃烧的年代》的杂志,县城里都脱销了,都是冲着本县作家包巳的名字买的。街上还流传着你的歌曲,书店里音像店都没有卖的,复制磁带的都发财了。你得到多少钱?”

  包巳看了一边到包爸一眼,苦笑一声,说:“这都是有规定的,一千个字九分钱,三十万字才二十多块钱,你看这印数字数,能拿多少钱?就是个好名声罢了。”

  老天牌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有个好名声才是最重要的。咱们包家多少年没有出个人才了,今年清明节,咱们到祖坟那里立碑庆祝,商量一下,看在哪里重新建个包氏祠堂!”

  西庄的一个老头说话了:“别听包巳说得轻巧,他家今年盖房子,砖头都拉回来了,肯定是砖墙瓦顶,没有几千块也盖不起来啊!他的钱赚到手了。”

  包巳不动声色,没有理他。老天牌说:“那是人家赚的辛苦钱,脑力劳动也是劳动嘛!”

  看来老天牌还沉浸在过去的氏族管理模式里面,他还想当个族长或者包氏掌门人之类的职务,想把整个氏族整合起来。包巳揣测一番,却说:“修建祠堂的事暂时应该放一放,立碑是可行的,如果咱们和以前一样,对些份子钱,清明节吃吃喝喝放一个大鞭炮完事,那就没有必要了。”

  几个人很尊重包巳意见,问:“那该怎么办?”

  包巳说:“我的意见大

  家参考一下,咱们选几个人,搞个筹备小组,编写一本族谱,把方圆十里八乡的包氏子弟全部收进来,再逐户问明白,父辈祖辈都叫什么,和谁谁是一门一脉的,从那一代分门立户的。还要从祖宗那里排下来,寻根溯源,确定咱们是那一派哪一枝的传承,最后确定了,印成书发给每户一本,还得记录编号,这才有意义。”

  老天牌一拍大腿,说:“对!可咱们家族的历史可没有人能查得清楚吧?龙人,你说说看,知道多少?”

  老天牌的二儿子,就是武钢的工人,包爸的伙伴,也是被家属农转非的事情闹得焦头烂额,一怒之下,办理病退手续,把大儿子宪章顶替上去了,虽说工资从自己的五级工五十四块多,变成了学徒工三十块零五毛,但父子二人的终身铁饭碗都有保障了。还是很高兴的。此时和包爸在低声交谈,闻言就说:“龙人那点学问都是业余的,包巳都出书了,叫包巳讲一下。”

  包巳说:“我哪知道啊!只是从书上看来的,有几种推测,咱也不知道哪一个是真的。”

  老天牌说:“那就都说说!以后都记下来,留给后代们确定。”说着,拍拍手,叫大家安静听听。

  包巳只得站起来,说:“我说的不一定对!大家就当是听故事了哈!咱们包氏,可是来源古老。是从周朝时就有的大姓,周朝传了七百九十年,三十代三十七个王,开始分封许多列国,后来变成许多诸侯国。最初的姜子牙,打天下功劳很大,分到一块最好土地最肥沃的地方,叫齐国,就是现在的渤海湾那里,也即是现在的淄博一带。

  咱们包姓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是《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里,一个叫包广父的,和战友梁买子两个,是周宣王的先锋大将。周宣王是周朝的第十一代皇帝。这说明咱们祖上就是个武将出身。包广父比鲍叔牙出现在史书上要早一百年左右。鲍叔牙是齐国,也就是给姜子牙的后代当相国的,是个丞相参谋一样文官。”

  哇!听众们议论起来,包巳把事情说得跟见过一样,谁谁的关系都这么清楚,从那口气上看,更多的事情就不能讲得太细,人家真的有学问啊!

  老天牌拍拍手,说:“安静一下,听包巳说第二个!”

  “第二个猜测,咱们祖宗的历史更早。从史书上说,庖牺氏的疱字,就是后来的包字,古代的字是可以互换通假的,唐朝学者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记载: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养牺牲以庖厨,故曰庖牺。北魏的大学问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也记载:故渎东迳成纪县,故帝太皡庖牺所生之处也。这个推测都是说,庖牺氏技术包氏祖先。这个庖牺氏是谁?就是开天辟地画八卦的伏羲。厉害吧!”

  “第三个推测比较靠谱,说包氏源于芈姓,这个字好写难认,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鲍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申鲍胥是谁?南阳关伍子胥一夜白头知道吧!申包胥和伍子胥是好朋友。在申包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鲍氏,后有简笔为包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还有几种推测,说咱们包氏

  是鲜卑族的蒙古族的满族回族、侗族、傣族的,还有现在的佤族景颇族都有姓包的,那都是唐宋元明清朝里,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调到那里当官的、发配边疆的、还有移民的祖辈,在那里繁衍出来的,流改为汉姓鲍氏,世代相传至今。”

  有人问:“那个包公是不是咱们本家,他又是那一派的?”

  包巳说:“包公是庐州人就是现在的合肥人,他在开封时,断案认真,为民伸冤,当地人有很多就改成包姓,借借光,后来朝廷不同意,那些人的姓上都加个鱼字,就姓鲍了。”

  所有人都围过来,听包巳说话的跟看戏一样,包巳见做饭的都出来听讲古了,说明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就说:“我知道的就这么多,至于洪洞县的大槐树那里,那只是个移民中转站,谁家被分派到哪里,他们县志里肯定有记载,那都是国家珍贵史料,咱是看不到的。”

  包巳的话里,透露出相关戏文大家都是很熟悉的。这时的传统戏曲节目很少,一个《卷席筒》一个《铡美案》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戏文。《花木兰》是越调,没有那样的戏班子。《穆桂英挂帅》热闹,一般草戏台子没有那么多行头,不穿花戏服,算什么《穆桂英挂帅》?

  有人就不知道《南阳关》的戏码,就问身边伙伴,伙伴也不知道,就说:“大过年的,家里有菜,你把包巳请去,给你讲讲。”

  午饭开始了,包巳的出色表演,给自己父子混到在室内坐席的资格,其余的人都在外面露天开席。端菜的都是晚辈,不分主客,吃不要钱的席面,再不去端菜,也太没有眼力劲了,都是种地的,谁也不去装客人。

  堂屋里的两桌都是有点身份的,除了县乡领导,几个大队的干部,就是些能说会道的跑江湖的场面人物。包巳不想再多说话,对人家的亲热打招呼,还是得应承的。大家说得最多的,还是包巳的歌曲,这个好那个不好,还一本正经地评论一番。

  包巳也不着恼,这都是人家的东西,经过无数人认可的流行金曲,你们有什么眼光来评判呢?

  准备二十桌的菜,变成四十桌,那分量里面就得兑假,兑什么?就是豆腐粉条萝卜白菜,盘子也不用了,全是大碗,原来还准备的盘子是盘子碗是碗的,现在就是炖了几个大锅菜,每个桌子都是八个大海碗,什么猪肝藕片粉丝,全部烩到一起。

  堂屋的两桌不能这样搞,还是原样,跟待客一样,八个盘子十个碗,没有相同的菜式。包巳不喝酒,很快吃完就出来了,到外面一看,已经有人钻到桌子下面去了。这种蚌埠产的二级大曲酒,很有劲儿,几百个人吆喝连天的不可开交。

  小心躲避着离开,就来到刘老师家。刘老师不在,说是去刘闻北家拜访去了,包巳把书还给董胖妮就回家了。

  午后的斜阳慵懒地照在门上,包巳不想初一就开始写字,也不想和周小弟在一起玩牌,对着丁香坐过的地方看了一会儿,想象着她停留的那一刻,最后,决定还是睡觉。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ka.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ka.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